10月29日,贺贤土学院联合科研处举办“工赋新质·甬育英才”研究机构理工专场宣讲会。本次活动面向学院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旨在贯彻落实学院“宽基础、产业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搭建学生与科研团队的对接平台,推动学生跨学科视野拓展与产业认知深化,同时为各研究机构选拔培养优秀新生力量,助力学生早期参与科研实践,主动对接宁波市“361”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需求,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宣讲会汇聚学校七大高水平科研平台,涵盖能源存储、高端化工、智能装备、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为刚步入大学的学子搭建起一座连接课堂学习与前沿科研、产业实践的桥梁,并为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加入科研团队的直接通道。
在能源环保领域,能量存储与转换技术研究所聚焦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致力于攻克风光发电波动性难题,并在氢能制储、绿色甲醇等方向持续突破。新能源电力系统研究中心则依托智能供配电实训基地,在风电、微电网等领域成果丰硕,为学生参与光伏预测、智慧电站研发提供实战平台和团队融入机会。
面向化工新材料方向,浙江省乙烯工程副产物高质化利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宁波市高性能石油树脂制备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工业副产物绿色转化与高端材料研发,助力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循环经济与“双碳”战略的产业价值。
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板块,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结构件精密制造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服务国家大飞机战略的重要平台,展示了C919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制造技术。智能装备研究所则与海天集团、舒普智能等行业龙头深度合作,聚焦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前沿方向,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积累产业经验的宝贵机会。

聚焦民生科技与健康福祉,智能康复护理机器人技术研究所直面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研发多款获证康复装备。宁波市智能医用芯片及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脑电信息、医疗电子等方向,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加入团队的机会,培养芯片设计、影像分析等跨领域技能,为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开拓职业发展新路径。
贺贤土学院葛东东在总结中指出:“我们致力于为每位同学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依托省级工程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为大家创造跨领域、跨产业的创新实践机会。希望同学们在大一阶段,既要打牢专业基础,更要拓展产业视野,在跨领域技术融合中培养创新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是贺贤土学院推动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举措之一。未来,学院将继续强化科研反哺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立足宁波、面向产业、融通国际,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个人成长与价值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