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忆宁教授揭秘隐私保护技术进阶之路:从学术攻坚到科研育人双突破

发布时间:2025-04-07作者:潘婕来源:人工智能学院浏览次数:10

3月27日,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刘忆宁教授开展学术讲座,讲座以“从可验证随机数到隐私保护计算”为主题,系统展示了刘忆宁教授团队在数据隐私保护领域的创新成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据作为公共资源被广泛的利用,以支持更科学合理的决策,与此同时,用户的数据隐私必须得到切实的保护。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刘教授团队从保证可验证公平的随机数生成入手,先后在基于秘密分享的群组通信协议、抵抗胁迫者攻击的电子投票协议方面开展工作,延伸到大数据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以及抵抗机器学习攻击的轨迹隐私方法,使用的方法包括差分隐私、安全多方计算、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等,以实现安全性、隐私性、健壮性、效率性等目标。刘教授讲座内容充实,为分院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刘教授以亲身经历的科研道路勉励青年教师,“普通高校的科研突破,往往诞生于对现实需求的持续叩问。要从一篇论文的‘点突破’,到课题体系的‘面布局’,最终实现科研奖项成果的‘体突破’。”以“问题导向、小步快跑”的科研哲学理念,挖掘师生的潜能,以团队协作带动教师科研能力,既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科研育人指明成长路径,展现出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的双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