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增减”折射产业跃升态势——《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4-09-13作者:来源:《经济参考报》浏览次数:10


学期伊始,今年高职院校新增的6068个专业点迎来首批学生;同时,5052个“旧”专业点停止招生。人才培养规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在今年迎来最大幅度专业调整。高职专业“增减”反映出哪些产业动向和市场前景,产业链与人才链如何相互赋能、相互促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分行业来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点分别增逾两千个和一千个,规模居前,现代农业相关专业点增逾三百个,幅度较大。业内人士认为,高职专业“增减”的背后,折射出制造业正加速数智融合,现代服务业不断补短提质,现代农业向着数字化、全产业链化发展的产业跃升态势。

先进制造业专业点增超两千个

夯实数智融合发展人才根基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力度,引导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在此次高职专业调整中,新增专业点最多的是先进制造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教育部支持增设集成电路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高职专业点2123个。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新增备案点数量最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增设此专业点114个。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国家未来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产业,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达500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管小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助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学校形成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发展模式,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当下,不少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带动了人才新需求。据估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高达2500万至3000万。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今年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点数量分别增加52%、43%、33%至105个、97个、280个。

“大规模专业调整背后,是产业转型带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表示,面对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链需求急剧变化,学校应主动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趋势,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以保证专业建设的前沿性和动态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在一些新兴产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同时,部分传统专业人才供应已相对过剩,不适应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传统专业正明显缩减。

不同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点数量的增加,今年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点减至117个。而就在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曾表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相关行业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各大车企极度渴求如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以及高端营销等方向的人才。

对于如何让专业设置更好匹配人才需求,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陈峻表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很有必要。要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瞄准市场和技术的新变化,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做优特色专业。

现代服务业专业点大幅调整

助力产业链补短提质

现代服务业专业点今年也有较大幅度调整,教育部支持高职院校增设现代物流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点376个,增设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民生紧缺专业点806个。

在“外贸万亿之城”宁波,跨境电商业务近年来持续领跑全国,全产业链不断升级,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快速增加。

“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化物流仓储行业的一大趋势,随着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设备运维人员存在较大缺口。”宁波龙星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郑洁群说。

龙星物流是一家现代化国际物流仓储企业,在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高24米的全自动化仓库内,少量人员干预即可完成收货、入库、存储、出库、发货等一系列流程,长时间运转的52台AGV和3台无人叉车,仅由当班的两名AGV管理工程师管理。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是最需要人才支撑的行业。其中,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创新应用已成为行业大趋势,人才培养要紧跟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熟练掌握新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林生表示。

生活性服务业同样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照护和养老需求愈加突出,对从业者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今年的民生紧缺专业中,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点有53个,较去年的45个增加18%;“养老”相关专业点有401个,较去年的352个增加14%。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资源向更急需的领域倾斜。

相应地,教育部今年对供给相对过剩的服务业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现代文秘、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空中乘务等68个专业,撤销布点2635个。

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相时而动

助力农业数字化、全产业链发展

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现代农业相关专业今年也迎来不小调整,教育部支持增设现代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等高职专业点325个。其中,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增设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

“紧扣现代农业产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农业类高职院校增设了作物生产技术、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产品流通与管理等专业,着力培养掌握农业智能技术应用与管理的产业高端人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院长解振强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些农业高职院校进一步聚焦“农业”,将工程造价、移动应用开发、现代物业管理、空中乘务、光伏工程技术等非农专业撤销。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等撤销了空中乘务专业,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撤销了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

大中型农企正在持续对种植厂房的软硬件进行全面升级,打造智慧农业平台。数字技术等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种、养、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发展,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科技感满满的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大棚内,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对草莓苗进行栽种、管护。9月初正是草莓栽种的最佳时期,他们将生物菌剂兑入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在监测端查看实时数据,将草莓幼苗种植到80厘米高的超高垄中,清理上方黄蓝板上粘住的害虫,还不忘将重要数据输入手机中。

“我国现代化农业应该朝着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全产业链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全产链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带动性,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2023年全国创新创业英才奖获得者、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中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农业大规模现代化,根本上要靠农业科技技能人才。吴中平说:“一直以来,引人留人难困扰着农业的发展,现代化农业企业的技能人才流动性很大,缺口也很大。”

从企业用人角度考量,吴中平建议,一方面,农林职业院校应加大产教融合力度,精准对接农业企业,切实培养能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实用型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技能人才在职称、荣誉等方面的激励,让现代化农业能够留住人才。

记者 李保金 李会平

新闻链接: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4-09/12/node_8.htm

《经济参考报》:202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