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专家们在甬齐聚,共话亚洲职业教育,畅谈“一带一路”产教协同

发布时间:2019-04-28作者:来源:《杭州新闻》浏览次数:1617

4月26日,由宁波市教育局、“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亚洲职教专家联席会主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亚洲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论坛暨第四届“一带一路”产教协同高峰论坛在甬举行。

论坛现场通讯员供图

“宁波是首批国家级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汪维民说,近年来,宁波院校为各地培养了优秀人才,其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优势独特,被商务部批准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

本次论坛是“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职业技术合作的再升级、再深化,也是亚洲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对接社会需求、助推国家发展的再研究、再探索,汪维民希望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推进双边多边教育合作,携手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国际合作,为构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共同体带来了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

在加纳教育部副部长特翁?安普夫?吉芙提女士看来,加纳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认为发展职业教育能为加纳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就业,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加纳还是其他国家,都要重视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与生产性经济和当地团体相结合,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灵山指出,目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强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愿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支持“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对接沿线需求,加强职业教育政策协调与资源互补,深化双边、多边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国家资历标准的国际互认与对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职业技能人才的跨国流动、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合作共赢。

来自马来西亚、加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籍专家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出席本次论坛,共同探索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在全球新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分享成功范例,提出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强参与院校与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互利共赢,携手发展。

作为商务部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三化三跨”理念为指导,全面加强职业教育援外培训项目。学校自2007年开始承办中国政府人力资源援外培训项目,累计为印尼、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埃及等1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2650名产业界、教育界官员和院校教师,并已在贝宁、斯里兰卡等国建立海外办学点。在斯里兰卡、格林纳达的境外援外培训办学项目以及在肯尼亚的教学援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7年,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成立,与全国91所高职院校、多家国内标杆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探索走产教融合的国际化办学道路。联盟成员积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开展培训深化内涵,不断助推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通讯员 | 陈阳阳 芦婉婷 张鑫尔

( 作者:记者 莫荏婷 编辑:王海峰 )

新闻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7246387_hzxw

《杭州新闻》:2019年04月28日